文創生活學-- 台北大改造 拚世界設計之都
2012/3/5 | 作者:郭士榛 

【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/台北民宿達人整理】

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發展近十年,培養出許多年輕的創意者,產業輔導機制已建立,而台北市每年舉辦設計博覽會,除了激發文化結合產業的力量,也讓台北市政府朝向城市再造方向不斷發展。

台北市二○○九年舉辦「聽障奧運」、二○一○年「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」、二○一一年「世界設計大會」;透過這三項大型國際活動洗禮,有機會讓台北市邁向國際,於是台北市政府訂定一個長遠計畫,爭取「二○一六世界設計之都」,與國際間近五十個城市一起競爭榮耀。

城市行銷 走出特色

新上任的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強調,爭取「二○一六世界設計之都」,所有規畫都不只是為了舉辦大型活動,而是台北市都市改造的政策。他說:「不論台北市會不會入圍『國際設計之都』,台北市政府都會繼續推動這項政策,決心不會改變。」

「設計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、提高生活品質」,劉維公指出,爭取設計之都的概念及目標是「城市行銷、城市改造及產業發展」,要讓台北的產業、經濟及軟實力被全球看見。

「文化結合產業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角色,劉維公表示,台北市要有自己的文創特色,否則就會變成模仿;例如紐約、東京、曼谷都有自己的城市特色,若在台北看到的都是東京的東西,國際旅客為何要來台北?

劉維公說,愈來愈多人重視台北的生活風格,台北民宿特色正逐漸形成,「台北不像上海或其他國外城市以大型建築取勝,台北要做『質性』的東西,最重要的是鼓勵人做創意的事。」

台北民宿政府初步與各領域的專家集思廣益,邀請到共超過100位各領域的專家一起從各種角度觀察臺北,包括學校教授、設計師、資深社會觀察家,甚至包括國外朋友們,大家一起為申請世界設計之都努力!這些專家意見經歸類整理後歸納為「設計經濟」、「臺北意象」、「都市風貌」、「文化創意」、「健康關懷」、「基礎建設」、「人力資源」、「環境永續」、「安全城市」等9項議題。來看看在「文化創意」議題中,專家怎麼說。

多元文化是臺北的主題,漢字是臺北的表徵
行銷臺北可以解構以人為本的概念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及五感體驗,視覺味覺臺北的美食等,找出創新主題。彰顯中華文化、儒家文化,重視漢字,為臺北設計中英文字作為識別,可以號召學生去創造一個集體記憶。

文創推波 產業轉型

「群聚」是創意生態的概念,劉維公指出,產業競爭非常激烈,也很現實地著重市場導向。文創除了直接由產值看經濟效應,間接的效益也很大,像是幫電子產業、傳統工藝轉型,如鳳梨酥、茶葉、民宿的成功包裝等,對經濟轉型影響大;放大視野,會發現各行各業都已與文創結合。

街區也是文創展演的舞台
鼓勵社區商店櫥窗文化,鼓勵社區商店建立櫥窗,並讓居民參與櫥窗設計,建立區域特色與識別度,並讓市民從中習得創意與設計經驗。透過設計讓文化藝術變得更親民,形塑CIS、吉祥物,透過公共建設,改成以人為主的道路設計,讓民眾可以漫步、欣賞巷弄美學,可以駐足、停留並消費。閒置的地下道和天橋可規劃地下藝廊、擺放雕塑作品,善用咖啡館的空間,讓藝術藏於民間,並利用花博場地來申辦世界設計之都。

劉維公指出,台灣文創發展十年,已非停留在市集階段,但市集仍是創意生態重要的一環,成本最小、最靈活,能培養年輕的創意者。

上下動員 爭取榮耀

台北市爭取「二○一六世界設計之都」,明年三月國際評審將來考察,短短一年內要做很多事。劉維公說:「和時間賽跑是一種推動的力量,讓事情更積極;設計之都工作須積極提出產業政策、積極辦好在台北市舉行的設計博覽會等。」

劉維公說,所有團隊三、四月間要動起來,不只台北的設計師,各城市的設計師都可加入,希望政府、設計工作者和民眾有共識,爭取台北市在國際發光的榮耀,也為打造全新的台北市而努力。

建立屬於台灣獨一無二的亞洲文化
文化的反芻跟創新,文化的反芻是重塑國人對文化的熱情,具體描述淺顯易懂的文化和設計,重新塑造國民對我們文化的熱情,可以透過一些活動讓它具體化,塑造我們的自信。亞洲文化,成立一個竹的研發中心,申請世界設計之都強調竹,還可以結合茶道成立臺北茶館,應用竹建材、以竹來做室內設計及茶具,結合表演藝術,例如以音樂劇、相聲、布袋戲…等形式來呈現臺北的歷史文化。

小檔案 劉維公

新任台北民宿市文化局長,曾任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,長期扮演政府智囊角色,是台灣標竿性的文創學者。

劉維公對台北市文創發展的許多想法與台北市長郝龍斌不謀而合,包括文化創意產業、社區文化、社會消費趨勢等。台北民宿積極爭取「二○一六世界設計之都」,劉維公被視為一時之選。

劉維公表示,爭取世界設計之都不只是一場活動,更是一個城市改造的社會運動;他要將設計思維,帶進公務服務中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